稳健,安全,品质,实力,信誉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耀世新闻 > 耀世公司新闻
  NEWS

耀世新闻

耀世公司新闻

耀世娱乐:“科技合伙人”跃上乡村振兴路

标签: 发布时间: 2023年07月10日 09:16:11 次浏览
原标题:“科技合伙人”跃上乡村振兴路

耀世娱乐:“科技合伙人”跃上乡村振兴路(图1)

  乡村振兴“科技合伙人”、山东省农科院茶叶所田丽丽博士在茶园里。王延斌摄

  种茶十年连年亏损,“快撑不下去”的时候,创业者董桂萍遇到了山东省农科院茶叶所的田丽丽博士。后者携技术入股董桂萍的家庭农场,仅用一年就让数百亩茶园“死而复生”,效益增加了10倍以上。

  这个科研人员与创业者捆绑成利益共同体的故事,源于山东省农科院的一场改革。

  从2020年8月开始,该院用三年时间选派543名科研人员,深扎乡村振兴一线。一方面,他们为乡村送技术、找门路;另一方面,他们转化科技成果,以知识产权、技术服务入股,成为乡村振兴“科技合伙人”。

  为确保“科技合伙人”常驻田间地头,山东省农科院实施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。

  杜绝纸上谈兵

  54岁的花生专家崔凤高“心里压着一块石头”。作为山东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成果转化科科长,因为大专学历达不到评审要求,评上副高职称19年来,他一直无法晋升到正高岗位。

  2020年9月,转机出现了。在“科技合伙人”的大后方,一场“破四唯”改革在山东省农科院轰轰烈烈地展开,其“大胆”之处在于——

  论文发表和授权专利一律不再奖励,而科技成果转化效益高、长期扎根乡村振兴一线进行品种和技术推广的突出贡献人员,可直聘四级及以上研究员。

  要知道,按照以往程序,这类人员“晋升基本无望”。山东省农科院组织人事处处长李萌告诉科技日报记者,过去科研人员评职称“内卷”,卷论文、卷专利;如今杜绝纸上谈兵,用实际成绩说话,让所有人服气,更让这些“科技合伙人”有干劲、有奔头。

  最终,深耕乡村的“科技合伙人”崔凤高,以大专生身份晋升正高职称。

  跟崔凤高一同晋级的还有9人。他们的晋升理由不一,但达到破格条件的主要因素类似,都指向成果转化。比如晋升三级研究员,“单项技术被列为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”成为主要因素;晋升副研究员,“主持研发的单项科技成果转化到账经费100万元及以上”成为最大亮点……

  “单项成果转化超过千万元,没有一篇论文也可直升正高!”解读上述政策,山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李长胜的话掷地有声,“我们建立了岗位竞聘绿色通道,无论从事科研创新、推广转化、基层服务,都能从改革中找到目标。对标志性成果‘一票肯定’,解决了以往评价‘一个锅里吃饭’的问题。”

  照此逻辑,山东省农科院首次实现岗位分类竞聘,专设“科技成果转化”职称系列,13人因而晋升高级职称。

  李长胜认为:“推动科研人员到乡村振兴主战场上去,和评聘挂钩,和荣誉挂钩,和提拔重用挂钩,正是用制度来落实中央要求。”

  打破论资排辈

  从“初出茅庐”到多了“几把刷子”,年轻人成为深耕一线的最大受益者。

  脱产博士田丽丽拯救茶园,通过“选品种,强管理,建品牌”三部曲,一举成功。作为茶园的“科技合伙人”,她一方面破解茶园痛点,推动技术落地;另一方面享受技术分红,甚至拿出20万元分红成立发展基金,反哺企业研发。

  乡村振兴急需技术,科研项目急需推广。需与供“不对题”,卡在哪里?主要因素是动力不足。

  为鼓励以田丽丽为代表的“科技合伙人”,在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下,山东省农科院先赋权、后转化,开展了科研人员职务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,明确“721”分配比例,即70%归创新团队,20%归团队所在单位,10%归农科院。数据显示,该院成果转化合同经费逐年递增,2022年达2.9亿元,创历史新高。

  改革不仅解决了“科技合伙人”的动力问题,也在实践中检验出他们的能力。

  山东省农科院蔬菜所的张文君和同事们为郓城县梳理出10条产业链,他们根据各链情况引入多支科研团队,补断点、强链条,使得产业效益翻了几倍,当地政府“看在眼里,乐在心头”。张文君的突出表现也得到农科院党委的认可,挂职不到两年,他从副处晋升正处。

  不看“帽子”看“里子”,在乡村振兴中展现出“硬实力”的“科技合伙人”要重用——这是山东省农科院党委班子的态度。小麦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育种专家刘成、玉米栽培与生理专家李宗新、天敌与授粉昆虫资源保护与利用专家翟一凡,因为科研有力、转化有方,都从科研骨干直接被提拔为所长、处长。

  李长胜说:“看重业务能力,杜绝论资排辈,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,是山东省农科院改革的一大特色。”

  让年轻人挑大梁

  1988年出生的姜富贵博士,是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肉牛遗传育种与饲养创新团队科研骨干。自从成为“科技合伙人”、挂职“第一镇长”后,他不仅要考虑某一个技术点,更要站在当地产业链上考虑问题、协调资源。

  2020年8月3日,山东省农科院下发通知,首批73名科研人员挂职“第一镇长”“第一局长”“技术副总”,奔赴乡村振兴主阵地。其中,4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85%。

  地方政府、创业者们将他们当成“无所不能的人才”,抛过来的难题一个接一个。这也倒逼着“科技合伙人”不断转变思维、拓宽视野。

  比如,姜富贵虽然是肉牛遗传育种与饲养方面的专家,但在产业链条、企业发展方面,他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短板要补。经过历练,姜富贵最终从生产一线找到了研究方向,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;他所在的乡镇,也实现了产业突破。

  “科技合伙人”在成长,“80后”所长也挑起大梁。以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党委书记、所长翟一凡为例,1984年出生的他,不仅自身科研搞得出色,治所工作也开展得井井有条。

  在农科院,许多经过一线历练的“科技合伙人”成长起来,成为所在团队的首席专家,同时也拥有了“尚方宝剑”——山东省农科院将学科首席“组阁权”、技术路线“决策权”、项目经费“支配权”、科研绩效“分配权”、引进人才“选择权”五权下放给首席专家,进一步激发了科研活力。

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。山东省农科院的改革,正是为了让科研人员全身心、更忘我地投入一线,在乡村振兴中彰显担当作为。

  从山东农科大院走出来的乡村振兴“科技合伙人”,正在齐鲁大地上谱写新的美丽篇章!

本文由耀世官网编辑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jnxn.com.cn/article/yixinggongsixinwen/1930.html

耀世官网

扫一扫下载APP

QQ:  公司地址: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东关什字
Copyright © 2018-2019 耀世平台版权所有   粤ICP备19085975号-2   耀世主管24小时在线,注册、代理欢迎咨询